景观雕塑犹如城市的眼睛,直接反映着地区文化和时代的审美价值取向。它是其它艺术无法取代,具有强烈的社会功能和环境功能和公共艺术形式;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景观雕塑自80年代兴起,起步较晚,发展迅速,各类不同形式语言的雕塑相继在公园、城市广场、旅游景点、大型企事业单位和其它娱乐场所不断悄然问世。对这一发展快而又年轻的艺术,我们应清醒地审视:其一,我们的景观雕塑发展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其二,雕塑与环境关系的确立,角色与角色语言的关系缺乏深层次的探讨;其三,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与雕塑专业沾边或不沾边的各路“人马”一涌而上,致使出现的景观雕塑中出现了大量的文化垃圾,造成视觉污染。
对于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当务之争在于加强理论研究和有效管理,使我们今后的城市景观能有质的转变。
一、景观雕塑的美学意义
景观雕塑的创造,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物化过程。景观雕塑的形式与内容不能逾越民族与时代的限定(即人的主体精神所能达到的范围),它较集中的体现了这一时期人们审美的价值取向。景观雕塑能多样化地与环境相结合,给人们提供各类不同形式的审美场,这种审美场一旦形成,便不会轻易拆除,从而成为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审 美取向的强制性景观,使人们的精神境界得以拓展,感情得以升华。
二、现代雕塑的语言方式
现代景观雕塑,以创造现代人的新的心理空间为目的,它同时呼唤着新的表现手段。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不同的美学尺度;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形态符号。当代的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大变革时期,生活在变、观念在变、各种艺术形式也在变。古典的、浪漫的、印象主义音乐已退居次要地位,而让位给流行音乐。有人说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以为也是审美趣味拓展的时代。因此,无论是中国传统雕塑语言的“静穆与伟大”,或者是西方传统的“单纯”与“高贵”式雕塑,都无法继续占居主导地位。人们对现代雕塑的题材、内容、造型手法及环境空间处理都有新的追求,希望景观雕塑语言能够适应当代社会的审美价值取向和时代的心理节奏。 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不同的社会阶层,也会衍生不同的意识形态,被这种文化的“根”所决定,必然产生出多元的形态空间和多元的审美格局。
在寻找社会潜在的审美意向的同时,雕塑家个人对景观语言的界定,感情的表达,重要的在于能坚持自己富有价值的独立思考。寻求与城市环境契合,与社会的精神追求方向一致并结合创作者风格的雕塑形式,使景观雕塑与环境设计展现出更为新鲜和独立的个性魅力。从而打破我们景观雕塑创作脱离环境,形式单调,格调平庸的现状。
三、“角色”与角色语言
走进环境的景观雕塑,在环境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雕塑角色语言与环境以什么样的方式对话,在理论上应当明确。
从场所心理来看,环境雕塑作一个新的“居民”加入到已基本形成的城市物态空间中,它不同于架上雕塑那样“独善其身”的面貌出现在观众面前,而必须以“全息” 性的立体构成与环境对话,达到与环境兼容共生的艺术效果。从大空间意识来认识,雕塑的语言方式不完全是雕塑家主观情感的体现,而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符合场所性格的表达。环境雕塑作为整体环境中的一个构成要素,从内容到形式都受到环境场的制约,这种制约对雕塑的创作具有限定,这种限定反过来启发创作的思路,从这个角度出发,景观雕塑的创作是一个限定的创造过程。
环境场对景观雕塑的规定性首先是表现在内容方面,这是因为环境场的性格各不相同,如庄严的、雄伟的、明朗的、宁静的、神秘的、亲切与自由的等优秀的环境雕塑具有心理上的同构关系,形成主体与客体的协同互补。各类的建筑为主体的场所,如宾馆、住宅、影剧院、博物馆、学校以及各类文化娱乐建筑的室外雕塑,还应在情趣上与建筑功能相匹配。处于群体建筑中的雕塑必须与建筑群体的特质相谐调,它可以作为建筑群体的精神主体,也可以较为抽象的形式出现成为多功能建筑群体的调合物。
环境对景观雕塑在形式上的规定性是显而易见的。从形态的角度来认识,雕塑占据一定的空间位置,形与型的空间联系相互渗透产生新的空间场;每一类空间都有其形态个性,方的、圆的、流动的、稳定的、有机型、无机型、阴的、阳的,环境雕塑必须融入这些不同形式的空间中去,在整体的环境交响曲中,它或抑或扬,或和声或兼容,形成和谐的旋律。雕塑在造型位置、尺度、体量、材质、色彩诸方面的选择至关重要。在环境场中起主导作用的大型纪念碑或城市大型标志,宜以单纯的城市环境为背景,环境场中其它形态只能起到烘托雕塑主体形象的作用,使雕塑语言更鲜明,形象更突出,内容表现更充分。
四、城市景观雕塑面临挑战
随着我国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和大工业对自然环境日具威胁,人们要求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以满足不断提高的精神要求。景观雕塑作为有较强审美功能和调节环境氛围的一种艺术形式,近十年来,数以万计地走向城市,起到了一定的美化城市的作用。然而,迅速发展的城市雕塑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导致相当数量粗制滥造的雕塑犹如“文化垃圾”出现在城市环境中,造成视觉污染,这给迅速发展的景观雕塑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这一状态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
1、城市发展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是问题的关键。全国成立了雕塑指导委员会,省市按框架分设机构,但实属“几不管”机构。这个机构不能象城建的规划、建筑那样具有法律效应,对建设中的项目进行有效地管理,这就必然造成混乱。持证者或非持证者,专业或跨专业的,业余或民间的,经纪人或官商等各路人马一涌而上。很多部门和个人以经济目的为出发点,以极不严肃的方式运作,甲方给钱,叫怎么干就怎么干。最典型的例子如,某厂前区一件主题性雕塑,据说是要表现厂长的开拓精神,厂长属猴,结果就做了一座高达10m以上(含基座)的“孙悟空”,呈东张西望状。技巧之差,立意之滑稽,真让人瞠目。有甲方说要表现“腾飞”,结果腾龙、跃马、大鹏等就应运而生。有甲方说要“现代”、“时髦”,顷刻间就变出一大批大同小异的抽象线条、球形、几何块。更有甚者,照搬照抄别人作品。上述现象并非个别。
如果听任这种现象发展下去,其结果可以想象。面对雕塑这一发展状态,全国城雕指导委员会必须从职能部门转为权力部门,加强管理,纯洁创作队伍,严肃创作思想,杜绝粗制滥造。务使景观雕塑循着健康道路发展。
2、雕塑家的知识结构有待提高。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影响人。景观雕塑作为创作者物化形态,是雕塑作者素质的体现,有什么样的人就设计出什么样的雕塑。低劣的雕塑必然造就低劣的环境。从十来年艺术实践的效果看,相当一部分雕塑的造型意识还停留在架上雕塑语言方式上。架上雕塑是一种内收型的语言,只讲究雕塑语言本身的完整性。而室外雕塑进入环境场,形与型之间应保持空间的连续性与协同性,就决定了雕塑语言是开放型的,是关连性的,对话的艺术形态,雕塑的形式美不完全是雕塑的本身,而在空间中。从这一认识出发,就要求雕塑家少一些经验主义,急切改造单一的知识结构,建立大空间思维,在这样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设计出有较高文化品质的景观雕塑。
3、雕塑家要深刻体会社会文化环境给景观雕塑语言的限定性。首先,表现在社会对雕塑语言的认识上。过去中国传统雕塑多以宗教为内容,只能在寺观中见到。然而以现代文化符号表现当代生活为主题,立于城市环境的景观雕塑是近些年来才引进的外来形式。我们的社会对这一外来艺术形式还比较陌生,知识界相当一部分对雕塑艺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整体的民族文化素质来看,人们对环境雕塑艺术的理解和鉴赏品味还流于较低层次。在这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的艺术造型设计必然受到 很大的限定性。
社会对景观雕塑题材的设定是典型的意识形态惯性表现,大多数是一时期流行的宣传口号:开放,团结进取,什么严谨务实、腾飞之类的雕塑。立项的目的是为了赶什么节日,什么事件的周年,或什么会议,等到做雕塑,时间已所剩无几,只得仓促上马,草草收兵。对景观雕塑的语言审定,一般是出资方的基建负责人或行政首长:一锤定音。他的境界有多高,直接决定着雕塑语言的定位。对雕塑语言的界定基本停留在所谓“雅俗共赏”这一理论上,对有创意的雕塑语言往往不能认同,在这样的文化条件下,有学术价值的景观雕塑难以出现在我们的城市环境中。中国城市雕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在近十年来以一定的规模走向城市环境。这一机会来得很不容易,值得我们珍惜。对这十年来的艺术成果,雕塑家要以严肃的态度审视过去,以务实的精神去开拓未来。艺术上勤于实践、努力探索,为我们的城市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景观雕塑。